Featured image of post 未成年人心理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未成年人心理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最近连续遇到三起关于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其中两起已经发生不幸后果,另一起尚处于萌芽状态。

三起案例

  1. 高中生 一名高三学生(17岁),因在模拟考试中连续考出不理想的成绩,然后心态失衡自杀。

  2. 小学生 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9岁),因未知原因,在学校跳楼自杀。

  3. 小学生 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6岁),因在校调皮,学校给家长施加压力转学,但找了几个学校都不愿意接收。


家庭教育问题是主因

这三个案例都是最近这一个月发生的,有的是自己参与处理,有的就发生在自己朋友圈,都对我产生很大触动。特别是其中两个小学生,刚好跟我两个小孩同龄,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起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家庭情况

  1. 高中生甲的家庭 甲的父母都在体制内上班,是家中独子,家庭氛围较为严肃,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甲在中考时是以超过重点分数线27分进入的学校,高一时在年级排名 70 名上下,高二年级排名 20-30 名,在最近两次模拟考试中,排名分别为 210、273。据其父亲说,甲在初中之后一直参加各种补习班和网络课程,中途想学习美术,准备往艺术生方向发展,但父母坚持要其当文化生。经向甲周边同学了解,甲在校期间没有谈恋爱现象。事发时,甲的父母均不在家,监控显示其独自搭乘电梯到小区顶楼跳下。

  2. 小学生乙的家庭 乙的爸爸在某地产公司上班。乙的妈妈是全职带两个孩子的,而且两个都是剖腹产。乙的妈妈十岁时父母都不在了,是奶奶和家里亲人带大的。其姐姐在她约18岁就带去打工,跟姐姐最亲。乙的父亲是入赘到母亲家的。其父性格纳闷,不爱说话。乙的大伯也是入赘的。事发当天早上,乙的母亲应该是骂过小孩,可能是因为担忧回家后继续被母亲骂,其在下午放学前独自翻过护栏跳下,此时乙的母亲正在校门外等待。

  3. 小学生丙的家庭 丙的父亲在体制内上班,丙的母亲是全职在家带孩子。在学校面谈中,丙一开始很抗拒不愿意进校园,爬上柱子,爬门禁卡位。其父母也管不住他。在参观了校园之后,丙的父母强烈要求其参加测试,但孩子抗拒测试,最后是由妈妈带着在教室测试,由妈妈指导完成。丙的父亲平常工作繁忙,没时间管孩子,这是二孩,大女儿已经出来工作,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很大。丙的父母说,孩子在学校很调皮,不遵守纪律,不会跟同学友好相处(扯别人衣服),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开小差。面谈过程中,丙的妈妈总是会吼孩子,但孩子也不听指挥。面谈结果:建议不录取。

家庭教育缺陷分析

这三个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缺陷,如过度关注学业成绩、缺乏有效沟通、忽视心理健康和情感支持不足。这些缺陷可能导致孩子在面对学业和情感压力时感到无助和绝望,进而采取极端行为。

  1. 高中生甲的家庭
  • 过度关注学业:父母过于关注甲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其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 缺乏有效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甲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 忽视个人选择:父母想主导甲的成长方向,未能充分尊重和支持他的兴趣选择。
  • 情感支持不足:甲在面对学业挫折时感到孤独和无助,但父母未能及时发现和提供情感支持。
  1. 小学生乙的家庭
  • 情感教育缺失:乙的母亲在情感教育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引导孩子处理情绪问题。
  • 沟通不畅: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不畅,乙在面对母亲的责骂时感到无助和恐惧。
  • 忽视心理健康:乙的母亲可能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孩子的情绪困扰。
  • 情感支持不足:乙在面对家庭冲突时感到孤立无援,缺乏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1. 小学生丙的家庭
  • 教育方式不当:丙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时采用吼叫的方式,未能有效引导孩子改正行为问题。
  • 缺乏情感支持:丙在家庭中可能感到缺乏情感支持和理解,导致其在学校表现不佳。
  • 忽视心理健康:丙的父母可能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孩子的情绪困扰。
  • 缺乏有效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丙在面对行为问题时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学校教育也有缺位

上述三个案例中,学校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 学业压力过大: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过高,导致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2. 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学校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教育,未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情绪困扰。
  3. 缺乏情感支持: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未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4. 家校沟通不足: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足,未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状态,导致问题未能及时解决。
  5. 安全管理不足: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能有效防止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

讲到底就是学校在履行教育责任方面存在不少缺陷。例如,对于 6 岁的小孩,学校在面对小孩调皮行为管教时,不是想着尽学校努力去尽量引导小孩成长,而是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叫家长去学校,甚至怂恿家长将小孩转学逃避责任。如果学校都是这种推卸责任的想法,那调皮的小孩干脆就都不用读书了。毕竟 A 学校不想担责任,难道 B 学校就想担吗?


关于公办学校的一点吐槽

对于公办学校,这些年我确实有些偏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公办学校在体制上是大锅饭状态,不管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工资都是按级别和职称来的,教好教坏一个样,对很多教师来说,宁可找个轻松的岗位,也不想担更多责任;二是公办学校以完成规定任务为主,以履行底线责任为常态,统一的教学大纲怎么设计就怎么来,安排多少课程就上多少课,学生没学明白那也不是教师的事,反正教师已经完成授课任务;三是公办学校官僚化现象明显,唯上不唯实现象突出,经常听到身边家长吐槽公办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搞形式主义折腾家长,三天两头要家长签各种责任书,搞个家长会要求家长全部穿白衬衣、黑裤子,在班级群布置家长任务就像领导训下属,屁大点事动则叫家长去学校等等。

当然,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还是有仁爱、有情怀、甘于奉献的,我也一直对自己成长道路上遇到的老师们报以崇高的敬意,毕竟自己能从偏远山村小学一路读到大学也算是脱胎换骨了。但在二十年后的当下,我所看到的公办教育确实在体制机制上有太多矛盾,有太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举几个最简单的几个例子:

  1. 一个县除了第一中学以外,其他高中教师是否有信心和毅力去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往上爬呢?
  2. 一个县的农村初中教师,是否有信心和毅力帮助更多初中生考上高中,而不是只靠那几个指标生来支撑高中升学率呢?
  3. 一个县的农村教师,有多少能够甘于奉献待在农村学校,而不是天天想着回县城呢?

我想,即便让我置身其中,上边这几个问题自己也很难做出正能量回答。

回头再看看自己出生长大的湘中农村。这些年,除了县一中以外,其他公办高中皆没落,早没有 20 年前那股冲劲,在八九十年代,县二、三、四、五、六、七、八中也都是能出清华北大学生的存在,加起来也一点不逊色于一中。

但到如今,早已江河日下。

加上每年县教育局还会从农村抽调大量骨干教师去县城,进一步加速农村教育衰落。

以至于无数家长挤破头也要将孩子送县城民办学校。

当然,这都是地方政府乐于见到,甚至一手促成的。

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Built with Hugo & Stack, Powered by Github.
全站共 300 篇文章 合计 824072 字
本站已加入BLOGS·CN